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
李文
[1]
王璐
[1]
张军成
[2]
王三猛
[1]
汪灿
[1]
于甜甜
[1]
王武亮
[1]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
【摘要】目的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文中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以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153例子宫内膜癌,并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通过ROC曲线分别确定NLR及PLR的截断值,并以此为标准将患者各分为高值组和低值组,分别讨论NLR和PLR与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NLR高值组(NLR>3.40)与低值组(NLR≤3.40)在FIGO分期、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是否转移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R与子宫内膜癌预后无显著相关性(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FIGO分期Ⅲ~Ⅳ期(P<0.001)、病理分级G3 (P=0.022)和NLR>3.4(P=0.004)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术前高NLR值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与其FIGO分期、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上一篇: 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
下一篇: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